10月11日,第七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在湘潭召开。本次论坛以“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理论成果的研究。校党委书记刘起军、副书记肖志伟等出席。

论坛共设置1场主旨报告、3场研讨会和2场分论坛。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省委党校期刊社、《中国社会科学报》等16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刘起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自2018年创办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始终聚焦学术前沿,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本届论坛对于进一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看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理论、思想和决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物质力量。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整合发展、党建与国际战略等关键问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念,展现出由点及面、重点突破的智慧。他指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应避免追求“大而全”的封闭系统,而要坚持开放、实践导向,推动理论走向实践舞台,实现真理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
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会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认为,基点、内核与哲学范式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破解西方中心论、走出“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格局、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根本性、整体性、全局性,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核。哲学范式是知识体系的根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以“主主平等普惠”作为哲学根基,超越西方主客二元对立,强调平等共赢,以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引领各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原局长杨明伟研究员则认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主知识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底蕴、影响力最大和突出体现“两个结合”理论成果的话语体系内核,当数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话语体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只有敢讲真话、真报实情,脚踏实地、踏实工作,才能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原主任张国祚教授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唯有实现人民大众化,通俗易懂、简洁明快,为人民所乐见,才能成为人民所理解、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

此外,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北京大学陈培永教授、吉林大学韩喜平教授、武汉大学宋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段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海军教授、bevictor伟德官网吴家庆教授、陈小林教授、王向清教授等20多位学者先后发言阐述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刻见解,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理论盛宴。
本次论坛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主办,bevictor伟德官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湘潭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共同承办。
原文链接:https://news.xtu.edu.cn/info/1032/30054.htm